2019年的春节档,各大电影院上映的韩寒《飞驰人生》让我们了解到不一样的人生。
提起这部电影,相信大家会想到里面黄景瑜一本正经说着让我们捧腹大笑的话,也会想起张驰与自己儿子每天都在模拟赛车时的搞笑场面。
可这样的场面里,包含黄景瑜对一名可敬对手的渴望,也看到了张弛对赛车从未熄灭过的热情......
<<·——曾经的辉煌,现在的落魄——·>>
张驰曾经是风靡于中国的优秀赛车手,连续五年获得巴音布鲁克拉力赛道冠军,曾经的他有让自己可以狂妄吹嘘的资本。
展开剩余94%第一次看《飞驰人生》的时候并没有很认真的关注到他为什么会被禁赛,为什么执着于梦想的人只能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模拟赛车,当看到了第二遍,我才了解到,他是因为私下与人飙车被发现,然后禁赛。
看到他去和别人飙车的原因,其实我是有些不明白的,一个职业赛车手,风靡全国,甚至是世界为什么会为了给孩子办小学入学而去替人家飙车比赛,导演或者说编剧想要给我们表达什么,这是我所困惑的点。
关于这一点无法猜测,也不知该如何去下结论,这大概只是剧里的一个最合理的理由,毕竟荣耀、金钱、能力都是张弛所拥有的,而权力则是他没有办法得到的,电影里面,张弛对梦想执着并一直坚持,从未放弃。
这部影片讲述着一个赛车手重返赛场的情景,没有钱,没有车,但却有两个支持他的伙伴,一个人在一生中能遇到多少个像领航员这样的朋友呢,而一个人一生中又愿意成为多少个别人的像领航员这样的朋友?
有不少好人让我们在岁月中心存感动,也有不少歹人让我们披上层层盔甲,所以现在聪明的善人愿意帮助善人也能尽量挡住恶人,不聪明的善人愿意帮助善人却容易被恶人伤害。
剧中领航员对他的帮助和经理对他们的帮助,不仅仅是基于对他们曾经感情的一个不舍和对张弛执着于梦想的感动,也包括了人互助的本性。
领航员和张驰之间不只是领航员对张弛的帮助,也有张弛对领航员的帮助,留存在领航员心里对于赛道的渴望,是张驰帮他将这种渴望激发成为了现实。
两个人之间的合作互助为他们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德。
处境艰难的两个人通过相互鼓励和互相使用人脉来克服遇到的所有困难,来改善自己现在的状况,获得重新回到赛场的机会。
这期间,有的不但包括现实的压力和金钱的压力,同时还有张弛自己曾经的目中无人所带来的阻碍。
曾经骄傲的他看不起那个被他落在第二名的赛车手,而这个赛车手却成为了赛车协会的主席,自己的不善良最后让自己尝到了最苦的悔恨之果。
作为一个观众,关于梦想最大的震撼大概就是小的时候听过的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虽然在语文课本上只是截取了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的慷慨激昂也是震慑人心的。
<<·——梦想是什么?——·>>
在面对老师的提问时,小时候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人说想成为科学家,有的人说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名人,有的人想做老师,有的人想做飞行员,还有的人想成为赛车手。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梦想的渴望,但是到了今天,多年过去又有多少个人坚持自己最初的渴望?
有的人做不了赛车手便选择退而求其次,成为汽车修理工,虽然没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最初想做的事业,但至少努力向着自己的梦想去靠近,可是有的人做不了科学家也没有为此而努力过什么,选择向生活妥协,成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平凡虽然没有什么不好,但那终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曾经的妥协,都会成为永远的遗憾,留在心里最角落的位置,到了年迈之际,拿出来感慨一下。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当然也该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去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回想一下自己当初提到梦想时的渴望,坚持梦想就变得更加珍贵。
可能会有人质疑,但张驰因为成功过,所以不曾放弃,他是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而那些没有成功过的人,要如何去坚持那个渺茫的希望。
这类质疑不仅会和别人说,也会问自己。坚持梦想的过qss1.kskww.cn程从来都是艰苦的,在艰苦的过程中若秉持信念,勇往无前,就会给自己更大的信心。
很多事情的成功都必须要有辛苦的付出,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是最好,如果没有得到最好的,那就说明没有到最后张弛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摔折中前行的。
为了这个比赛,所付出的那个过程值得人尊重。为了拉赞助,无底线地唱歌跳舞,却不愿意向对手低头。
他在拉赞助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最让人印象深刻,他说:“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
他为梦想熬过了崩溃他不是非得赢得比赛,而是不想输,希望在赛道上拿回自己遗失的尊严。而对手也愿意帮助主角在最后关头修复赛车,因为赛道上没有对手,赢得冠军又有何意义呢?
张驰在禁赛五年里的时间,每天在脑子里练车,熟悉赛道二十遍。他执着地找赞助商,就是为了得到一笔钱可以改装一辆赛车。
在比赛时,张驰的领航员因伤不能出赛,但他凭借着五年禁赛期里,每天在脑海里的二十遍练习,最后赢得比赛,获得冠军。
原以为赛车就是比谁的车更好,之后才知道他们追求的是在不出现错误或失误的情况下,最极限地过弯、加速与制动等,或者更抽象些,是追求人类在承受生命面临危险压力时,可以维持的最佳心态与最精细操控。
通过这部电影,能略微感觉到韩寒表达出的一些对他个人追求的坚持,隐约记得前些年有人批评韩寒赛车是玩物丧志,直到他取得了很多国内领先的成绩,那些漂在耳边的声音才像没有风吹的尘埃一样无力地落到地面上。
而这部电影则是他在专业领域得到认可后,向世人更深入地表达他在赛车时做了什么。
影片将那些痛苦有的表现得诙谐幽默,有的表现得云淡风轻,不曾经历的人一笑而过,有过经历的人,因为同理心所以能看到那些诙谐幽默背后是隐忍不哭的坚强,是为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
影片中,张驰的一个学员问张驰,有没有什么克敌致胜的绝招。张驰的那段话我记得很清楚:“有克敌致胜的绝招,就你能练,别人就不能练了?”
耍小聪明,赢得了一百米,赢不了一百公里,你问我绝招,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正如影片片尾字幕所说:“献给所热爱的一切。比起咸鱼翻身更难能可贵的,是梦想不灭。”
被追问梦想是什么的我们,记得自己的满怀憧憬,但却忘记了该如何努力,被现实推得步步后退。
学习哲学的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也通过学习哲学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也该懂的梦想不是纸上谈兵,是要执着,努力。
<<·——结语——·>>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将理想注入热情与执着,这样梦想不会变成空想,人生的路上既有了快乐也有了方向。
时代的发展主要还要靠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来支撑,每个人能坚持自己的正能量追求,才能让时代发展得更为绚烂多彩。
这些追求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可以不了解他人追求的事物,但也不必对别人付诸一切的追求不屑一顾,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追求,我们为此而奋斗的时刻都是自己最幸福,也是最值得回忆的时刻,都是耀眼而又辉煌的时刻。
馆馆
韩寒在拍《飞驰人生》前,一定没有想到这部系列电影会如此成功。
还记得在第一部《飞驰人生》(以下简称《飞驰1》)的结尾,男主s123.kskww.cn角张驰在赛车比赛中因刹车片故障一路冲出了悬崖,跃入汪洋大海而生死未卜。结合后面出现了一段“英雄不朽”的动画以及韩寒在路演时回应的一句“巴音布鲁克没有海”,这段五彩缤纷的动画中展现的张驰“复活”更像是一段来自他儿子的幻想,而非赢得比赛后的幸福圆梦。
但如今说起要拍续集,灵魂男主张驰也必然得活下来。因此,遇到了同样尴尬情况的《流浪地球》选择了拍前传,讲述刘培强入选宇航员的往事。但《飞驰人生》没法这么拍,因为第一部已经交代过,张驰之前是五连胜的顶级赛车手,他一帆风顺的胜利前史与《飞驰人生》系列想要呈现的“绝地反击”叙事背道而驰。
于是《飞驰2》直接把时间线拉到了五年后,交代了张驰坠海只是受了重伤,后因手术欠债穷困潦倒,而那次比赛的结果也由于他的赛车铅封丢了,所以成绩作废,甚至还被怀疑他破纪录是因为对赛车动过手脚。曾经的巴音布鲁克之王,被嘲讽成了巴音布鲁克之耻。“他还活着,但更失败了”——于是故事又回到了败者翻身的熟悉轨道上。在《飞驰2》的开头,如今的张驰是伤病缠身、心气全无,哪怕有人主动出钱让他参赛,他也有了恐惧心理,情愿指导新人都不肯自己上场。
如果说《飞驰1》的成功在于塑造好了张驰这一角色,把一个有瑕疵、更有原则的中年赛车手刻画得鲜活立体;那么《飞驰2》则把张驰夯得更实了。雨夜翻车那场戏最能体现张驰人物内核的转变:五年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一直让他不敢再赛车,直到听到别人对他成绩的质疑,他才拼了一口气再次尝试。而当车辆翻倒把他困在原地,他不甘,也恐惧。不甘心如此窝囊地退役,再也证明不了自己;也恐惧自己的成绩是不是真的不干净。寂静的深夜里,他砸着车顶嚎啕大哭,被人救出来后又佯装没事强颜欢笑,成年人的崩溃只在无人处显露。
虽然,戏中为了凸显张驰的人物弧光,其他的角色都略显工具化。比如,在《飞驰1》中,当张驰遭遇人生谷底时捡了个儿子,后来又为了解决儿子户口而私自赛车被禁赛;而在《飞驰2》中,当张驰不再需要亲情激励,捡来的儿子就又设定为被亲生父母找了回去。
从演员的角度看,遇上张驰这样的角色,是沈腾的一大幸运。戏中,当张驰发现能证明自己清白的铅封并没有丢失而只是被人故意无视时,他一时间欣喜、委屈、不解,一句百般压抑dsa.kskww.cn还是泄了哭腔的台词“不是过去了,我只是接受了啊”,更是证明了沈腾的深厚演绎功底。
作为演员,沈腾的成功有目共睹。从2019年开始,每年春节档他都没有缺席,票房号召力强大到即便是豆瓣评分3.7的《超能一家人》,也因为有他的参演而蹭到了三亿的票房。小品演员郝建是他摆脱掉的第一个固有印象,而喜剧演员则是他正在摆脱的第二个标签。沈腾早就想演些更有厚度的复杂角色,无论是《独行月球》中的独孤月、《满江红》中的张大都只是浅浅尝试。但就正如张驰那句经典台词一样:“机会有很多次,成功的只有那么一两次”——《飞驰人生》就是能让沈腾摆脱浅薄标签的“那一两次”。
同时《飞驰2》也是韩寒扬长避短的一次尝试。韩寒的缺点是拍不好女性角色,而在《飞驰2》中,这次索性一个女性角色都没有,一门心思只讲男性故事,反而让他拍出了每个角色的魅力。
韩寒故事里的男人们,会一听借钱转身就走,临出门却又顿下脚步替人把账结了;也会一边屈于现实去开老头乐,一边仰望梦想的赛场感慨“我还是喜欢开赛车”。英雄迟暮心而有不甘,明明是被讲过无数遍的俗套框架,然而一旦加入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真实体悟和对赛车的热忱,便又有了新的感染力。哪怕观众们并没有多少赛车情怀,也会被那份真挚打动。
从1903年《汽车中的婚礼》第一次拍出追车戏开始,飙车戏总是最刺激观众们的肾上腺素。能飙足10部的《速度与激情》,也是越到后期场面越夸张,甚至无视物理限制,被网友们戏称为“家人侠”:只要一句为了家人,主角就如超级英雄般无所不能。既然美国大片将飙车花样玩到了极致,国产电影要出圈更要主动跳出单一的模式,将赛车开往更走心的方向。当《速度与激情》巅峰不再,谁说《飞驰人生》就不会接棒成为新一代的“速度与梦想”呢?
如今国内仍在创作期的商业大片系列寥寥无几,除了《飞驰人生》就只剩下《唐人街探案》。但有趣的是,二者都制作了衍生网剧,全方位对标。相比之下,陈思诚还是更加老到,用前两部埋下观众对Q是谁的好奇,最终创下了第三部首日10亿的票房纪录。而韩寒在《飞驰2》中也未曾给续集留下钩子,而仅仅是宣告了代表赛车最高荣誉的巴音布鲁克比赛将彻底结束。今年拿下了春节档的票房第二,笔者相信《飞驰人生》系列应该仍会继续拍下去。可张驰的冠军夙愿已经达成,下一部还能拍什么呢?韩寒向合格商业片导演的转型已经成功,那接下来他要面对的难题,或许就是如何将这个系列延续下去。
发布于:四川省纯旭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